学信科技家庭教育系列——是什么让你生气?(18)

2016-03-03 13:23:16

一位父母都是食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的世俗凡人。孩子的一举一动无不牵扯着父母的关切之心。而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关心则乱”。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失去了平时一贯的自控和沉稳,变得阴晴不定、患得患失起来。究其原因,父母常常会以为,“是孩子让我生气”,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对于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家是爱的沃土,家庭也是价值观的传递场所,在家庭中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是焦虑、浮躁的状态,他就会缺乏理性的思考,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里面落下去就会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的情绪与气质。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自从做了父母,事情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生气的时候也多了起来,“我为什么生气呢”,“是谁让我生气”,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一个人成为父母后,他们就会按照“父母”这个角色的规则来要求自己,他们会赋予自己新的职责,并带上“父母”这个面具。他们总认为自己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而孩子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和评价。而自己总是正确的,孩子总是无知的、容易犯错误的。因此,他们的喜怒哀乐总是为孩子的言行举止而左右。

                   “ 报喜的”铃声

头高高兴兴地上小学一年级了。但在上学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地奔头儿的高兴劲儿慢慢在降温

为了便于家校沟通,奔儿头所在的班级开通了班级微信群,每天老师都会把孩子们的在校的情况公布在群消息里,微信群就成了妈妈的晴雨表,如果群里公布了奔儿头的好成绩妈妈会很高兴,对奔儿头也很和蔼可亲;如果群里传来的是奔儿头做得不太好的消息,妈妈就会唉声叹气,对着奔儿头无可奈何地摇头,心里担心又要被老师约谈话了。

妈妈每次拿起手机,奔头儿就马上跑到书桌旁,拿起笔和本,用眼睛瞄着妈妈,并观察着妈妈的表情变化,揣测这次是“报喜”还是“报忧”的。那一刻奔头儿心里忐忑不安,那种感觉太不好受了。

有时赶到爸爸刚好回到家,见到纠结的妈妈和发愣的奔头儿,总是叹口气,转身回到房里,此时奔头儿真希望爸爸能说点儿什么!

每当这个时候,家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父母责怪,孩子压抑,仿佛巨大的灾难降临。而孩子并不真正清楚父母为什么生气,他获得的信息是:“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因为父母的眼神和言语中分明透露着“都是你不好,你让我生气”。长此以往,孩子会把自己的行为准则确立为“父母高兴与否”,而不再自己去思考事情的对与错,不在反思如何自我成长,“父母怎么说就怎么做”,对于是非的分辨能力却并没有长进。寇夫曼在《快乐的共享就是爱》一书中曾说:小孩从父母那儿受教育最多的一个信念就是:你让我不高兴。这个观念暗示小孩子必须直接为他人的恶劣感觉负责。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于对期望和客观现实的认知。现实符合自己的期望或者超越了自己的期望,人们就会有积极的情绪,否则就会有消极的情绪,而人们常常忽视了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自己的期望和认知。孩子做了一些不符合父母要求的事情时,父母总是告诉他:孩子你错了,你使我生气,你该对我们的情绪负责;而他们似乎忘记了情绪其实是自己心理加工的产物。生气的父母很少试着去了解孩子行为的真正理由,他们经常只是责备甚至打骂孩子一番,并告诉他们惹父母生气是不对的,而孩子也在这种信念下长大,所以孩子也觉得自己该为父母的不悦负责,所以自己必须听命于父母,似乎这样就不会再做错事。

而父母的期望受到自身经历、社会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父母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教育观,有着不同的绝对信念,对于相同的外部事件,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加工过程,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相信孩子应该对父母的生气负责,那么这个信念就当然解读为:别人该对我们的喜怒哀乐负责。自己痛苦了,自然可以责怪别人。因此,父母唯有了解情绪的主宰者是自己,自己生气的情绪产生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直接引发,而是透过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或想法加工而成的,才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