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话教育:理想课堂之“五四三二一”

2016-03-24 14:05:48

文/樊瑞(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
 
之所以倡导“理想课堂”,是基于目前有太多“不理想课堂”,所以,课堂需要持续改进,简称“课改”。自听北大附中青岛分校雷丽霞校长说过“得课堂者得天下”之后,我便开始这一“伟大”论断。
 
建国以来近十次课程改革无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难逃走回老路之厄运,究其原因即是着力点放在了课程而不是课堂。课程是一个伸缩性极强的概念,可根据各自需要给上下内外各色人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按兵不动而又轰轰烈烈。唯有将着力点聚焦于课堂之改变,我们的教育才会因之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所以,樊瑞说:“学生变才会课堂变,教师变才会学生变,观念变才会教师变”。
如何才能让观念之变实现教师之变,进而实现学生之变课堂之变,最终实现教育之变呢?
我的办法是五四三二一。
 
五,“五高”追求:高参与、高协同、高生成、高愉悦、高共鸣(以前有个旧五高:高参与、高协同、高自主、高愉悦和高效能)。
 
第一高:高参与。决定课堂效能高低的最核心因素是学生的参与度。“学”的第一条件是“参与”,没有参与,学就无从谈起。就像你要游泳,非先跳进游泳池(参与到水中)不可一样,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什么在课堂实际中却有大量的学生在大量的时间却未能真正参与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老师不自觉地做了“鸠占鹊巢”的蠢事。李炳亭先生今年提出“新教师”这一新概念,他阐释道:“教师的新与旧不在年龄、学历和职称,而在于他们有怎样的教育思想,是师中心还是学中心,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屈从于教。新教师,一定是敢于“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那个人,这样的教师知道课堂不是自己的舞台,是属于学生的学习场。如果教师真的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首先就要把学习还给学生,切勿鸠占鹊巢。”很有道理。
 
相对于绝大多数学校的绝大多数课堂来讲,要让学生“高参与”,必须摒弃“满堂灌”。为什么?在教师“满堂灌”的课堂上实现学生的“高参与”,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教师有足够高的学科造诣和教育技能,二是学生有足够强的学习自觉和学习能力。而能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学校和课堂能有多少呢?
 
第二高:高协同。有专家称,80%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会教科书中80%的东西。那么还有20%的学生怎么办?还有20%甚至超过20%的东西怎么办?当然需要老师“教”,注意,是“教”而非“讲”。怎么教?组织学生学。怎么学?“对学”和“群学”,无论是20%的学生还是20%的东西,通过“对学”和“群学”是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的。教师不妨也可降低身段,参与到“对学”或“群学”中去,作为参与者与孩子们协同解决相关问题,效果应该不错。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是“合作学习”,难点也是“合作学习”,只有协同,才能真正合作。关于合作学习,笔者也曾专门撰文论述。
 
第三高:高自主。关于自主学习的权威定义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由此来看,“高自主”要求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以读书、思考、表达、操作的机会,瞄准“不需要教”,让孩子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高自主是一项很高的教学要求。实现高自主,便实现了个别化,其灵魂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实现高自主,便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力”——给孩子以“学习力”,远比给具体的、现实的知识要管用得多啊。
 
第四高:高愉悦。当孩子们在课堂上从“不参与”到“被参与”,再到“高参与”,从“不协同”到“被协同”,再到“高协同”,从“不自主”到“被自主”,再到“高自主”,自然就实现了“高愉悦”。“紧张得像考试一样”,紧张而非百无聊赖,说明孩子们很在意;像考试一样说明大家都想取得好成就,课堂上的成就感给了孩子们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当然是一件愉悦的事。李炳亭先生主张高效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狂欢就应该是“高愉悦”了吧。课堂教学中孩子们主体地位的被尊重,手、脑、口、眼等器官的被解放,在充满竞争的读书、思考、表达、操练等探究活动中充分的展示自己独具魅力的思想,在被认可甚至赞许中获得心理的快感,怎么能不愉悦?
 
高愉悦不仅来自客观的知识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愉悦还来自为师者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评价,更多的愉悦还来自为师者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和教学艺术。说到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愉悦起来,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是人道的,而非“反教育”的。
 
第五高:高效能。有了前面的四高,高效能似乎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其实不然,还需要点睛之笔,那就是“堂堂清”。通过“当堂训练”验收“堂清”效果,而且需要在课后即时跟进,这不只是课堂技艺,而且是课堂管理。这个问题被新生代们批评的太多,我们还是静下心来实干吧,不再赘述。
 
四,“四项权利”:还给孩子安静的读书的权利,还给孩子专注地思考的权利,还给孩子完整地表达的权利,还给孩子紧张的操练的权利。
 
三,“三种学法”:独学、对学和群学。“安静地读书”“专注地思考”和“紧张的操练”都属于独学”,合作与协同必须建基于独立学习之上,无独学,对学和群学便无从谈起——无成本投入,都想“空手套白狼”,谁跟你合作?对学是最有效的合作,三人以上的合作,效率和真实性都要大打折扣。群学是为“萝卜煮萝卜”之后添加的牛肉,一堂课,每一个问题的处理都应遵循“独学——说给自己听”、“对学——说给同伴听”、“群学——说给大家听”的先后顺序。“说”,就是表达,就是展示。
 
二,“两个榜样”:第一位是蔡林森,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创造了奇迹,64岁退下来,却退而不休,又在河南沁阳永威继续书写了“神话”,他可以每天五点钟起床开始工作,直到二十三点以后,而且是说了就干,要干就较真,从不说假话,说空话,与其说蔡林森校长是用“课改”挽救了沁阳永威,倒不如说是用“课改”挽救了无数个家庭。第二位是李炳亭,李炳亭先生追随雷振海总编正在打造一支“中国教育传媒铁军”,打铁先要自身硬,他首先是铁人,所以才能领衔打造铁军;说李炳亭是铁人,不仅是说他可以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更重要的是他有一股山东人固有的豪气与硬气,虽也有众多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批评他的偏激,可他依然故我,将“偏激”进行到底。李炳亭先生还有一个雅号,叫“教育疯子”,盖因其无论为人为文,无论聊天演讲,总是汪洋恣肆,酣畅淋漓,其语言之犀利,气势之磅礴,神情之狰狞,笑声之无忌,总让人往往联想起鲁迅笔下的“狂人”。我之所以向大家推荐这两位饱受争议(就连他俩也相互口诛笔伐久矣)的“课改达人”,实在是因为我太喜欢“真实”的缘故,阳春白雪自有其风韵,然在教育“病得不轻”的今天,更需要敢于直面问题而又敢于憧憬未来而且带些狂妄的“达人”。
 
一,“一个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高明的教师总是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蹩脚的教师总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外下功夫。让学生学,无论是独学还是对学、群学,都是发现“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最近发展区教学的过程——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是有差异的,此孩子“不可能”,彼孩子却“可能”,所以并非只有教师“可能”,也就不需要非得以“讲”代“教”,进而以“讲”代“学”。
班级通-课堂.jpg
 
(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智能课堂,学信班级通让达标测评、即时评价瞬间实现。)
 
我们的“课改”经历了“临帖”、“脱帖”阶段和“旧五高”时代,但到底如何将“五高”理想进行到底,依然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今天说这五四三二一,给各位同仁一个基本思路,也就给了大家一个宏大的创新空间的同时有了一个方向。说到方向,又想起李炳亭先生的一个比方:只要目标明确,一直向西,就连猪和猴子都可修炼成佛。